问君能有几多愁,

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藏头诗|虞美人

春深暮雨褪殷红,花落庭芳醉玉盅。

秋雁悲声传入夜,月凄星冷舞清风。

何以风流云散去,时闻绮梦易成空。

了知生死寻常事,往日嗟嘘一笑中。

事如芳草随春逝,知是残生与世同。

多病已难怀壮志,少年意气贯长虹。

小院庭芜开户牖,楼头环佩玉玲珑。

昨宵似梦依稀见,夜月幽清数断鸿。

又是伤心盈满目,东窗烛影觅诗丛。

风烟俱静怀乡里,故地难回叹路穷。

国色于心芳迹杳,不曾执手诉愚衷。

堪怜且恨相思意,回望前尘曲已终。

首尾经年成一梦,月离星散各西东。

明朝酒醒知何处,中夜清霜染晓枫。

雕梁紫燕去何从,栏外枯荷暮色浓。

玉枕如冰人不寐,砌红似雨忆相逢。

应怜羁客风尘面,犹惜黄花惨淡容。

在世修持如苦旅,只愁山岳万千重。

是处关山万里长,朱阑独倚实堪伤。

颜容似玉愁如海,改柱张弦夜未央。

问花不语纷飞去,君应无言料断肠。

能遣离情知几许,有谁可解此轻狂。

几回月下染清霜,多少春心寄海棠。

愁绪满怀思解语,恰逢晴日欲寻芳。

似眠还醒浑如梦,一枕清风醉夕光。

江月无声人未定,春波碧草绕潇湘。

水穷道阻亦何妨,向晚清晖照八荒。

东海潮生明月夜,流云千载记沧桑。

<注|藏头诗版权所有,拒绝抄袭!>

原文|李煜《虞美人》

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!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
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虞美人:原为唐教坊曲,后用为词牌名。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,因以为名。又名“一江春水”“玉壶水”“巫山十二峰”等。双调,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,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。

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,堪称绝命词。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,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,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。全词语言明净、凝练、优美、清新,以问起,以答结,由问天、问人而到自问,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、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,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,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。

李煜(937—978),南唐后主。初名从嘉。字重光,号钟隐。李璟第六子。公元961—975年在位,国破降宋。后为宋太宗毒死。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,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。工书法,善绘画,精音律,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,尤以词的成就最高,被誉为“千古词帝”,对后世影响亦大。其词主要收集在《南唐二主词》中。现存词可确定有三十八首,存诗十六首。

李煜在风雨飘摇中登上了南唐国的皇帝皇位。这对于缺乏文韬武略的书生来说,不啻是历史同他开了个莫大的玩笑。他的很多性格、作为都继承自他的父亲。李煜的父亲李璟,《江南野史》里说他:音容闲雅、眉目若画,尚清洁,好学而能诗,天性儒懦,素昧威武。

李璟是李煜祖父唐烈祖五个儿子中的老大,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者,可他秉性疏懒,不求功名,是最让人头疼的一个儿子。据说他被立为太子的时候,居然再三上疏推辞,恳请父亲不要立他为太子。到李煜的时候,命运又偏偏把这个只会弄墨舞文、风流倜傥的才子作对,硬是强人所难地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。

所谓“南朝天子多无福,不作词臣作帝王。”在《即位上宋太祖表》中,他就表达了对命运这种安排的无奈:“臣本于诸子,实愧非才,自出胶庠,心疏利禄。被父兄之荫育,乐日月以优游。思追巢、许之余尘,远慕夷、齐之高义……徒以伯仲继没,次第推迁。”

公元975年,做了十五年皇帝的李煜被俘后,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,拜左千牛卫将军。按宋制,每逢庆典,命妇按例要进宫朝贺。宋太宗赵光义,本名赵匡义,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赵匡胤名讳而改名赵光义,即位后又改名赵炅。

宋太宗赵匡义是个好色之徒,早就看上了小周后。为此,每当小周后入宫,宋太宗都会将其扣下,几天后方放回。史书上说宋太宗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,每次小周后回去,都是又哭又骂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,写下《望江南》、《子夜歌》、《虞美人》等名曲。古代画家还绘有《熙陵幸小周后图》。

据宋代王铚的《默记》记载:因其“故国不堪回首”、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之词而在978年七月初七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。从此,银河之上、云彩之中,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坠入江南,由此引发了千古一恨。

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,服药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,全身抽搐,头脚缩成一团,状极痛苦,而《宋史》等正史均未说是毒死。

只记载:“三年七月,卒,年四十二。废朝三日,赠太师,追封吴王。”李煜死后,葬洛阳北邙山,小周后悲痛欲绝,不久也随之而死。

李煜死之前写下了《虞美人》这首绝命词,这首词中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,是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,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,无穷无尽。

李煜此词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,在很大程度上,正是由于结句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。

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,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,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: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人们从句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对话,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内心类似的情感。

一江春水向东流!此句以李煜痛彻肺腑的万古悲音,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。

绝命花|虞美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