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古到今,以雪为素材作诗的数也数不清,不同方式、不同角度、不同感受等等,可谓应有尽有。然而,能够成为传世之作的却不是太多,因为毕竟需要诗作优美,朗朗上口,风格独特,易于理解,且大多出自于大家之手才行。那么,白居易的一首《夜雪》,能被誉为千古上乘名作,得以流传,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?

时年45岁的白居易正是年富力强,才华横溢的时期,却因当时的宰相遇刺案上书要求追捕凶手,而被冠以“不是言官却行言官事”的罪名,被贬江州。遭遇贬职的白居易心绪自然有所转变,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,也许是白居易失眠静思时间较长,也许是看书看得太晚,当他上床准备休息时,突然惊讶地感觉到被窝和枕头异常寒冷,起身到窗前向外一看,这才发现屋外的大雪已经把窗户都映得明亮了,还能隐隐约约时不时地听到竹子被大雪压断的声音。天降大雪,气温寒冷,心情孤寂,于是,白居易挥笔写下了这首独具特色的《夜雪》。

“已讶衾枕冷,复见窗户明。夜深知雪重,时闻折竹声。”大雪落地无声,天气骤然变冷,世人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下的雪,下了多大的雪,上床睡觉时,是从被子枕头的冰凉而感觉到的。当他看到窗户都被大雪映得变明亮时,才知道积雪已经很深很厚了。夜已经很深了,就更能感觉到大雪下的很厚重,因为此时诗人正好听到了窗外积雪压断竹子的声音,由此可知,雪下的很大,且积雪很深。更深夜静,孤独一人,竹折声尤其能够衬托出诗人寂寞心情。情景交融,动静结合,一个极具立体感的雪夜,就栩栩如生,生动形象地摆在了读者的面前。

白居易《夜雪》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,他并没有直接了当地去描绘夜晚的雪如何如何的大,也没有夸张地去写雪景如何如何的美,却是通过诗人的感觉呈现给读者。他釆用了触觉、视觉和听觉,写出了自己对于夜雪的感觉和感受。第一句写触觉:惊讶枕被很“冷”;第二句写视觉:抬头望向窗户竟是“明”亮的;第三句是感觉:夜深才更让人感知到雪的“重”;第四句写听觉:时不时能够听到竹子被积雪压“折”的声音。短短4句诗,仅仅20个字,诗虽然短小,却给读者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,和遐想思索的空间。

在众多的写雪名诗佳作中,白居易的《夜雪》无疑是一首非常特别的小诗,因为它既没有色彩的刻画,也不作姿态的描摹,乍看毫不起眼,乍读起来也似乎平淡无趣,更是好像毫无特色,但是仔细品味之后,却能感受到无穷的韵味,凝重而古朴,清新而淡雅。全诗都是采用非常巧妙的侧面手法,虽然并没有直接去写雪,但是无论是从触觉上和视觉上,还是感觉上和听觉上,都很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场寒夜大雪,充满了生动形象的画面感,更显得隽永淡雅,这种不加任何雕琢,浑然天成的诗境,真的有一种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的美感,这大概就是这首《夜雪》成为千古咏雪名作的原因吧。大家以为如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