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蝉》唐 李商隐

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

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

薄宧梗犹泛,故国芜已平。

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。

[译文]

你生来就栖身高处,餐风饮露,难以饱腹。纵然声声哀诉,也是枉然。可怜你啼鸣到五更,声音嘶哑,似要断绝,大树依旧碧绿繁茂,冷眼旁观,甚是无清。我这小官,微不足道,桃梗一样,四处飘摇。故乡的家园早已荒芜,光秃秃一片,真是凄凉。多谢蝉鸣来提醒,我也要全家守清贫。

[赏析]

此诗名为咏蝉,实则咏诗人自身情怀。

诗的第一联写出了蝉因身处高处洁而难以饱腹,虽悲鸣寄恨也无人同情。第三句描写蝉通过夜哀鸣,到天晓力竭声疏,承上文的"恨"字。第四句则描述蝉栖托在树上,抱枝哀鸣,而树却"无情"自"碧"。诗人的比喻是很明显的:诗人以蝉自比,以树比他所期望的援助者。这样,就使全诗首尾相应,写出了诗人的不平,也表述了诗人高洁的志向。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